封面照片攝於波別,柬埔寨。
Mamiya 645 / 80mm / Kodak Tri-X 400
比爾蓋資退休後,創辦了一個基金會。
這基金會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就是研究如何改進目前的廁所。
他的理由是,目前世上大部分人沒有干淨廁所可用。
看似難以理解的理由,但是當我身在波別( Poipet , Cambodia)時,
我終於,能完全理解。
波別是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的一個小鎮,
距離暹粒越兩個小時多的車程,
距離泰國邊境只有區區 4 公里。
這裏雖然有賭場,卻沒有類似拉斯維加斯的繁華。
在當地牧師 Koemsieng 的穿針引線下,
我走訪了一個在昔日鐵路旁的村莊,
也許說貧民窟更合適。
當天的氣溫高達 38 度,
悶熱的空氣,摻雜著陣陣的異味。
我站在由錫板搭成的小屋外,和村民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話。
我汗流夾背,汗水不斷從我臉上劃過,
村民看了我的狼狽模樣,
招呼我坐下,但小屋裏實在太小,
沒多於的空間給我擠進去,
我微笑示意的婉拒了。
這裏的小屋大多簡陋,似乎是隨意由幾片木板加上錫板搭建起來,
大小解,基本就在附近的河流解決,
因為,住貧民窟裏的居民,
沒有能力為自己建個廁所。
根據 Koemsieng 說,建個廁所需要約美金 250,
但屋子是租來的,
房東萬一收回的話,廁所就白白浪費了。
這是個現實的問題,
居民已經在為月租美金 30 元掙扎,
沒再去多想如廁的問題。
然而,除了這些,從居民交談中,
你會一一得知,每一個無可奈何的故事。
一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這裏卻是寸步難行。
這裏原是一條火車軌道。
政府另有發展計劃,無奈鐵道拆除了,
但和居民的賠償談判一直談不妥。居民也就這樣繼續生活下來。
至於明天,後天?居民沒想那麽多,也沒什麼奢望。
他是個修理單車的,但年輕時腳掌割傷了。
那時候,醫生不停給他注射藥物,導致了嚴重的副作用。
目前,他沒辦法伸直腰來走路。
他以修理和買賣二手單車為生。
他所坐的地方,就是他簡陋的住家。
她和一只小貓,共同住在這間會漏水的小屋裏。
她在屋裡燒飯,也在屋裡睡覺。
下雨的時候,她會躲到鄰居家避雨,或暫住。
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有一間不會漏水的小屋。
我猜想這婦女是靠修補衣物來維持生計。
她家裡有兩台裁縫機,和一台老舊的電視機。
許多小孩會聚集在這裏看卡通。
她看見我們的到來,
跑到門口坐下湊熱鬧。
只是,由始至終,她一直是愁眉苦臉。
也許剛有了小孩吧,
坐在嬰孩身後的媽媽看起來比其他人開心多了。
雖然,這掩飾不了她臉上的疲憊。
在炎熱的天氣下,小孩熱的滿身大汗,
但,不哭,也不鬧。
這媽媽不斷用濕布往小孩身上抹去。
我不想問,也不想知道,濕布的水從那裏來。
這裏的人都很樸實。
這位爸爸原本在睡午覺。
知道我們的到來,匆忙換了件衣服下來湊熱鬧。
他的眼神一直是那麽迷茫。
不知是否剛從舒服的午覺中醒過來呢,
還是在愁著下田以外的收入来源?
他是個農夫,也是個傳統樂器的鼓手。
不下田時,他會盡力找在婚禮上表演的活兒。
他的家因為下大雨聚水,變成了一個小池塘,
就好像,把屋子建在小河上。
他兩個月大小孩,
在兩星期前不小心在夜裡掉在池塘裏,淹死了。
這婆婆和她的孫兒在這小屋裏相依為命。
她靠撿破爛為生,尤其是汽水罐。
她熱情的招呼我坐下,
但我實在找不到任何地方坐下來。
Koemsieng 牧師正在為一位剛遇到車禍的少年祈禱。
少年半邊臉已經腫了,
但,沒錢持續看醫生,唯有在家自行休養。
他的年齡其實不大,越四十幾歲。
但生活的歷練讓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許多,
當然,也練就了他一身結實的肌肉。
由於下了幾場大雨,
導致這裏的某些地區成了沼澤。
小孩把這樣的地方當成了遊樂場,
衛生情況,可想而知。
我在新加坡那樣的環境曾患上骨痛熱症,
希望這裏的情況不會太糟。
我不曉得波別有多少個類似這樣的貧民窟。
在我離開那裏的時候,
Koemsieng 說,他的願望是能籌建更多廁所,
讓當地居民能有更干淨的環境,和水源。
Koemsieng 眼裡雖閃爍著自信,
但臉上卻掛著揮之不去的疲勞。。。
我不曉得有多難,
但肯定是讓人筋疲力盡。
只去了poipet的赌场,没有再敢单独深入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