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照片攝於鴨寮街,香港
Nikon FM2 / ILFORD 100
黑膠唱片講求的,不只是音質的立體感。
當從那老舊的封套拿出唱片,
偶爾,還會帶點發黴的氣味。
點播起來時,
有時候,會出現劈劈啪啪的雜音。
這些,其實都可以接受。
因為太完美,太幹凈,無瑕疵,
就不真實了。
我說的是,老舊的黑膠唱片。
不曉得為什麼,
每到香港,總會不知不覺來到鴨寮街,
也會不知不覺,
到每間黑膠唱片的店鋪,
翻翻尋尋,
看看有什麼黑膠唱片可以買回去。
不買新版本的黑膠唱片,
只買舊的黑膠唱片,
久而久之,
在我思維裏,鴨寮街就和黑膠唱片畫上等號。
和廟街的街市不一樣,
這裏,大多擺出來賣的,都是老舊的產品。
相信每件產品,都有段故事。
大部分是老舊的電子產品,
例如說,
音響、攝像機、相機、舊影碟、玩具等。
當然了,還有黑膠唱片。
都是擺在一個一個箱子裏,
你得去翻找,
找到心頭好,
你還需要看看黑膠唱片的狀態。
當然,目前的鴨寮街街市不只是買二手電子產品,
要找一些全新的電子零件,這裏還是不錯的地方。
說起黑膠唱片,
這裏住著一個著名的,
人人說他是黑膠唱片養父,
我說他是,黑膠唱片教父級人物。
他叫阿 Paul。
店面位於一間狹小的樓上鋪。
裏面的黑膠唱片密密麻麻。
阿 Paul 體型瘦小,
甚至可以靈活在擺滿唱片的箱子上移動!
如果你要買一張唱片,
你忘了歌名,或歌手,
只要你記得旋律,哼出來,
阿 Paul 總有辦法找給你。
這不是教父級人物,那是什麼?
我到那裏時,
有時候,他會記得我。
我總會指著一個上鎖的箱子,
告訴他只要看那箱子的,
當然了,內有乾坤,
你得自己去那裏探究了。
我來這裏,
也不完全是為了黑膠唱片。
我偶爾還是會空手而歸。
密密麻麻的樓宇,
層層疊疊的招牌,
還有每一個老舊樓房單位掛著的外置冷氣機,
確實讓我著迷。
這幅景象,似乎只能在香港找得到。
穿梭在鴨寮街的大街小巷,
每一次,總能找到新景象。
鴨寮街( Apliu Street )是個有趣的地方,
你要找一個逝去的故事,
感受市井的味道,
這是一個完美的地方。
每一個被擺賣的產品,
都有歲月留下的痕跡和塵埃。
也許,我翻找的不僅是黑膠唱片,
還有那被遺忘的聲音,
留在那年代的聲音。